首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机构介绍  环保学人  学术前沿  学术结晶  研究会专栏  电子期刊  求学浙林  省内立法  法律援助 
求学浙林
 硕士站介绍 
 导师介绍 
 人才培养方案 
 招生简章 
 历年试题 
 精品课程 
 求学感悟 
当前位置: 首页>>求学浙林>>求学感悟>>正文

“慕课”来袭,传统大学安否
2013-10-20 00:00  

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中文表述尚未规范,有音译为“慕课”),这是一个诞生不久的新词汇,也是一个使用和搜索频率极高的词汇。MOOCs于2012年由美国著名大学发起,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如地震海啸,一些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MOOCs风暴”。

10月10日,由清华大学打造的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 平台——“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正式推出,本周,清华大学的《中国建筑史》《电路原理》等5门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电路原理》以及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将作为首批上线课程对外开放选课。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内地知名高校也纷纷加“慕课”。

“慕课”来袭,中国或被动、或主动地被裹挟进这场全球“风暴”。MOOCs是什么?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又将改变什么?传统的大学如何应对MOOCs的挑战?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的MOOCs?

一场新的变革已经开始,而我们,也已经在路上……

——关于“慕课”——

“慕课”是什么

所谓“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s),“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C”则代表Course(课程)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目前全球比较成规模的MOOCs三大平台是Coursera、edX、Udacity,语言以英语为主,正在增加其他语种。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清华大学通过edX提供了两门课程;北京大学此前通过Coursera试验提供两门课程,并于9月23日通过edX发布4门课程。

三大平台在学习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评估、学生诚信要求、微证书的发放等方面各有差异。从目前的商业模式来看,Udacity以营利为目的,Coursera是在营利或非营利之间徘徊,而edX的目的是探索如何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更多的是科学实验,不以营利为目的。

edX是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创办的非盈利性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由两所大学各资助3000万美元成立,目前已经拥有超过90万注册者。2012年秋季,edX第一批课程开课,提供哈佛、麻省理工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免费课程。2013年,提供课程的高校增加了韦尔斯利大学、乔治城大学和包含9所高校、6所医学机构在内的德克萨斯大学系统,随后,欧洲、澳洲、加拿大等地的高校也纷纷加入。今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edX。

Coursera由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4月上线。首批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知名高校,目前全球共有80多所成员高校或机构加入其联盟,共享386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400万。今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入其中。

“慕课”为何发展如此迅猛

慕课出现于2008年,真正的井喷始于2011年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了互联网上,一下便吸引了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16万名学生。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不仅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还有Coursera、edX、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悄然兴起,使“慕课”的持续升温成为2012年席卷全球的热点事件。

目前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MOOCs,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等。一份北美教育机构的MOOCs趋势分析认为,到2016年,北美地区43%的高校将提供MOOCs课程。

MOOCs在全球发展为何如此快速的主要原因:一是MOOCs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使得照此模式批量制作课程成为可能。二是出现了多家专门提供MOOCs的平台,降低了高校建设MOOCs课程的门槛和经费投入,也刺激了更多的一流大学加入MOOCs课程内容提供者的行列。三是普通老师自己制作MOOCs课程成为可能,短时间内有众多高校教授加入。四是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进入。一些大学开始接受MOOCs的微证书,承认其学分。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方便了学习,提高了效率,为更多人提供了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再加上满足了很多人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因此而受到欢迎。

——热点访谈——

“慕课”和以往的网络公开课有什么区别?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表示,早期的那些课程通俗讲是“书本搬家,把书本搬到网上,把教材在网上一一展示,没有互动。而MOOC是课程搬家,把课堂搬到网上。这就意味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在网上实现,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袁驷表示,“慕课”的出现,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目前,清华大学的两门校内课程“c++程序设计”和“云计算与软件工程”,已经采用该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教学,“慕课”有四个特点,第一个使得我们现在的教学活动混合化;第二是大规模,一个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慕课”的规模就非常大,也可能上万人来听课;第三个是个性化,适合每一个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第四个社区化的讨论,参与的人很多。张大良提到,有专家做过一个分析,当你单向接受听课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记到的知识保持量大概只有5%,当你进行教学互动的时候,讨论者接受的知识保持量可以达到50%。

与传统教育相比,MOOCs有何不同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在MOOCs模式下,传统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教师以研究为主,优秀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学习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反复学;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为师生;学习过程可在任何地方进行,学习方式灵活;采用数字教材作为辅助材料;推行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学校发证书灵活;留学变得简单,甚至不再有留学的概念。

在教育模式上,李志民认为,MOOCs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MOOCs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MOOCs不需要有学校的学籍,只要按要求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也没有课程人数限制。

MOOCs推出的微证书概念,实质上是大学本意的回归。微证书的推出,使得学习不再是几十个人同一进度,没有班级的概念。在MOOCs的模式下,优秀教师的能量成倍扩散,一门课程可能会有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注册学习,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主讲的“思辨的艺术”这门课就有58万人注册学习,这在传统的校园、课堂学习环境下是不可想象的。

MOOCs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还表现在:一是可以使那些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二是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的独角戏逐渐变成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终将出现“教学导演”职业。

“慕课”所修学分能实现高校互认吗?

张大良认为,这涉及到政策的研究和管理制度的设计。管理层面的东西相对比较滞后,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加强研究学分互认,而且实质等效的互认,这将涉及到证书的发放和学位授予问题,要做制度设计和超前的政策研究。他说,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目前仍在研讨中。“学堂在线”为高校的优质课程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的机会,教育部希望各个高校积极的利用这个平台,实时的开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线教育的学籍、证书、学分、学位等政策方面的研究和制度设计。

针对这一问题,袁驷乐观地表示,有了“学堂在线”这种MOOC平台,高校之间实现学分互认不是太大的问题。本来我国的几所高水平大学在交换学生和学分互认上就有共识,之所以一直实施不力,主要就是限于物理的环境,比如清华大学的学生住宿,承载不了外校交流的学生。有了MOOC以后,学生不一定在物理空间上到清华大学的校园来,通过网络就可以学习,从而实现课程的交换和学生的交换。在这个前提下,学分互认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拿到的学习证书有什么价值?

edX主席阿南特·阿加瓦尔教授说到,edX和全球各地的许多大学是合作的伙伴,这些学校在edX平台上开设课程,学生能够选修到这些课程,并且通过的话会得到这些学校所发的一些证书,这些证书如果是清华大学发布的就叫清华edX证书,和他们本身学校的证书是不同的品牌。关于这些证书的价值,阿南特说,他觉得有非常大的价值,学生可以把这个经历加在他的简历里来申请工作或者申请跟高等教育相关的一些院校。

这位曾为来自162个国家的15.5万名学生传授过edX第一门课程“麻省理工电路及电子学”的教育家,为进一步说明证书的价值,还特别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来自中国深圳的迈克孙,他选修了edX一门人工智能的课程,这个课程非常火,他有了这个证书以后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一个月以前他已经开始在MIT上课了。第二个是来自孟加拉国的一名学生,也是上了我们一门课,也申请了麻省理工学院,并得到录取。”

将对传统大学带来怎样的冲击

李志民表示,美国某杂志曾刊发一篇文章称“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这是否会变成现实,我们先不去讨论,但是MOOCs将促进大学功能加速转变,这是毫无疑问的。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其基本功能是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传播。由于知识传播的功能被互联网所取代,未来大学的功能主要是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学将会虚拟化(数字化),教学和管理将泛在化、全球化。

大学作为文明社会中的重要组织机构,保持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经久不衰。大学不仅传承了知识文明,也曾经改变了它所处的时代。由于大学的荣誉地位和崇高使命,大学的任何重大变革都会引来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MOOCs的兴起,叩问传统大学:如果学生能用极低的费用在网上完成学业,大学就必须向社会证明,他们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人们为此付出高额学费的意义何在?

我们现在和今后的大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是“数字原住民”,大学生受教育的知识面宽广,教育生态正在向开放转型,更重要的是学习者追求的是学习效果而非学历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需要思考: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能否成为知识创造的源头?能否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能否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是成为学习效果的评估者,还只是学位的授予者?大学将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并进行新的社会功能定位?这些都需要大学通过实践探索做出回答。

来源:中国网 工人日报

关闭窗口

网站首页 | 机构介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系统安装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