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机构介绍  环保学人  学术前沿  学术结晶  研究会专栏  电子期刊  求学浙林  省内立法  法律援助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本站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正文

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入操作阶段
2012-03-01 00:00  

2012年01月29日 10:34:2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月29日电(记者程志良、王立武) 安徽省黄山市与浙江省淳安县日前首次联合开展了新安江跨界断面的水体监测工作,两地分别完成水质采样、实验室比对分析工作,监测数据正按规定程序上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联合开展了新安江跨界断面的水体监测,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黄山市新安江保护局局长聂伟平说,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

新安江流域的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将为中国跨省大江大河流域水环境奖优罚劣和流域生态共建共享的保护机制探索新路。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境内,流入浙江省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富春江、钱塘江入东海,流域总面达11674平方公里。新安江是流入千岛湖水量最大的河流,而千岛湖是浙江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中国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备用水源。

中国近30%的国土面积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横贯不同的行政区域。尽管目前已有8个省份出台了流域生态补偿相关规定,但由于地方利益保护掺杂其中,加上环境与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错位纠结,跨省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无法启动。

为了保护新安江水环境,多年来上游地区的安徽省黄山市等地以牺牲自身发展为代价,延缓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11年1月份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黄山市近年来累计舍弃了40多个投资额达40多亿元的污染企业入驻,彻底关闭了造纸、印刷、水泥等污染严重的企业。

“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饿着肚皮保生态,有违社会公平,不利民生发展。”黄山市市长宋国权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既有利于调动上游地区源头治理保护的积极性,从而保障下游优质水源;又有利于弥补上游地区治理保护资金的不足,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凸显的矛盾。

财政部、环保部2011年正式将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作为全国跨省大江大河流域水环境的首个试点。根据“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地方为主、中央监管,监测为据、以补促治”的原则,由中央财政和安徽、浙江共同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

黄山市环保局副局长鲁海宁介绍说,利用国家先期下拨的5000多万启动资金,黄山市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加强重点河道的综合整治,深入开展重点村镇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黄山市将实施新安江综合治理项目521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

在鲁海宁看来,这种补偿机制尚有较大局限,“不应仅仅对流域污染治理成本进行补偿,也要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进行补偿,才能体现出‘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

关闭窗口

网站首页 | 机构介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系统安装 | 管理登录